疫情下中国各地出台暖心政策鼓励就地过年
大连理工大学后勤处的工作人员送别准备乘车的学生们。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题:疫情下中国各地出台暖心政策鼓励就地过年
新华社记者陈梦阳 孙仁斌 陈尚营
距离春节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辽宁沈阳一家医药公司的员工张丽梅和同事在宿舍大门上提前贴上红红的“福”字。
张丽梅和同事的家乡分别在山东省和山西省。她们决定响应政府倡议留在沈阳过年。
“既然不能回家,就早点把宿舍装扮得热闹点,在公司过年,更要有过年的样子。”张丽梅说。
入冬以来,中国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即将到来的春运,被称为“年度世界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为了减少因回家过年海量人口大范围流动增加疫情传播风险,中国各级政府密集出台政策措施,鼓励人们留在工作地过年。
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近日发布意见,建议各地企业和政府部门引导群众就地过年。此前,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也下发了通知。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回家过年”不仅是公认的年俗,也是中国人心中抹不去的情结,由政府出面倡议人们“就地过年”非常罕见。
沈阳医学院许多留学生寒假期间仍留在沈阳,助力当地疫情防控工作。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就地过年”的倡议在民众中引起热烈讨论,大多数人对此表示理解。“心里还是非常想回家过年的。但是在今年特殊的疫情背景下,政府也是为了大家的健康安全着想。”张丽梅说。
民众的理解与配合不仅来自对于新冠病毒传播的防范,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地政府和企业出台的各种暖心配套政策。
安徽省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布通告,鼓励各类用人单位采取错峰放假、增发节日工作津贴等方式,引导员工留在合肥。
在浙江省义乌市,为鼓励外来人员留在当地过年,政府出台房租减免、医疗卫生服务、文化旅游优惠等“大礼包”。政府给外来务工人员发放免费网络流量用于视频拜年,有的企业还给外来员工购买礼品寄回老家。
福建泉州出台措施,非泉州籍工人每人200元新年红包;春节期间留在泉州的外来务工人员,取得专项能力证书的,每人500元补贴。
江苏苏州提出,春节期间拙政园等10多个著名景点免费对外来务工人员开放,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预约免门票游玩,苏州园林还将开展线上、线下赏花、听曲、送福字等活动。
“我每年都要回山东老家过年,今年政府号召留下来过年,一开始还很犹豫,但企业承诺,‘五一’‘十一’我们还可以调休回家,那就留下来吧。”在一家新材料公司上班的企业员工杨明广说。
“我和几位工友都决定留在工地过年了,除夕,我将给家人打视频电话送祝福。”在安徽省合肥市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土建施工现场,来自外地的叶守林说。
沈阳华府酒店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向公众推销“年夜饭”食材。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尽管倡议人们留在工作地就地过年,但各级政府同样为那些由于特殊原因确实需要或者想要回家过年的人们做出了安排,包括要求回乡前做好核酸检测、鼓励开行“点对点”专车(列)等。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已成常态,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仅农民工就有约2.8亿人。让数量庞大的“异乡人”留在工作地过年,是一个新“挑战”。
“‘留人过年’对市场供应、社会治安、安全生产、交通物流等多方面提出了要求,需要城市管理者和用人单位做好周全的安排和预案。”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说。
沈阳华府酒店总经理李刘峰显然看到了人们“就地过年”带来的商机,“受疫情影响,上班族留在沈阳就地过年,会在家里做年夜饭。我们酒店特意准备很多年夜饭的半成品食材,应该会大受欢迎的,特别会受到年轻人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