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方言搞笑聊天记录(淮安搞笑方言段子视频)
本文目录一览:
淮安方言有哪些?
卯蛮侉种。指外地口音,或说话听不懂。应为【喵慢咵重】。
严丝合缝。指东西安装好,严实。应为【掩隙合缝】。
出巧无该,这个词有很多意思如凑巧,偶尔,难得等。应为【捉巧无呆(呆)】。
眼卖呆,这词不用解释。应为【眙眼目呆】
得溜大挂,应为【耷拉大挂】。
破衣衲靸应为【破衣落色】。
淮安方言大全?
1、恩桂桂(恩乖乖),这倒用东西还就来丝呢啊!(来丝形容物品有用或是人比较厉害)
2、这老头身体多结杠啊!(结杠形容身体好)
3、我甩起来能给你一个沃老。
(我甩起来给你一巴掌)
4、我能一巴掌把你个死小究获死的了。(小究就是小孩意思。)
5、冒嘎住登健康路,走承德路直刺就到了。(我家住在健康路,承德路直走就到了。)
6、则母的啊?泽里的啊?(干什么的?)
7、我能跟你迫八国去!卷死你哦!(我把你踢得远远的。)
8、怎甘啊?我怎甘你的啊?(怎么了?我哪里得罪你了?)
9、我就搞登哪摊看见过你的呢。(好像在哪里看见过你?)
10、即个弯弯顺是滑肉包的。(这个水饺是纯肉的。)
淮阴话大全
淮安话
淮阴话六级词汇大全:
1. 形容词:1. .胶干的,紧西的,清冷的,业燥燥的,西业的,酷含(咸)的,胶酸的,雪甜的, 沃苦的,西辣的,,聘香的,温臭的,水汲汲的,筋拽拽的,甜不掉掉的,含沾沾的,辣抽抽的,年机郭大的,秃国用用的,学细的,突人(烫人),刷刮,一当,性(厉害),渗人/活渗,斜丑(很难看),摁增(硬),谢拉拉的(血淋淋),人情呆呆的,正而八机的,花里版糟的,金屁琅琅的,琐嘴,得森,黑七妈乌的,利亮,革贱人子的,意歪,颜闹闹的,吉杠,没多大丁嘎子,散不拉咋的,咋呼咋呼的,唧咕唧咕的,
2.动词 迫(PAI,用脚踢),料(扔掉),髓的了,(毛线散掉),惯(摔),倦(踢),涛(用拳头捣),优(甩动),火(兴奋),次刚(训斥),责次(一直走),摆摆(放在水里涮),漆(吃),K(第二声,打的意思),喷当(往一起拥),搞(搅拌),呛起来(竖起来),腔(腌小菜),难(第四声,按住),拾当,获(用巴掌打),帐饭/床饭,妥尸(睡觉),国用(动单),KEN(第四声,拿)
3.常用器具:帖测子(铁锹),足沟,茶吊子,把子(刷锅用的),溜列子,刚狼锅,小批椅子,接达欺,条素,袜子,孩子(鞋子)
4.贬义词二衣子(变态),次子(白痴),挖头日脑的,椅风做骑,骑皮郭掉的,神气六国的,死不烂俺的,哇呜国机的,渗不拉机的,死头眯眼的,眉次目瞪,鬼大流吹的,
5.常用语:一沃老,看格子(硬币),把拔(屎),汗踏子,上该(上街),看二层子,大汪,小究 / 峡子,磕堂,次所,国堵堵来气,给个/煤个/骑个,绝对,
6.食品:扬沙玉(马铃薯),沙业(山药),大夹豁(韭菜盒子),坨子(肉圆),浑荡(混沌),提早(猪爪子),蒸芹菜(黄花菜),滑肉(全是肉),
典型常用句:1. 恩桂桂(恩乖乖),这倒用东西还就来丝呢啊!2. 这老头身体多吉杠啊!3. 我甩起来能给你一个沃老。4. 我能一巴掌把你个死小究获死的了。5. 冒嘎住登健康路,走承德路责次就到了。6. 则母的啊?泽里的啊?7. 我能跟你迫八国去!卷死你哦!8. 怎甘啊?我怎甘你的啊?9. 我就搞登哪摊看见过你的呢。10. 即个弯弯顺是滑肉包的。11. 小揪脸长的唧咕唧咕的,到多胖哦。
淮安方言大全
1、“蓟”(chì),音“迟”,蓟鱼。《说文》“楚人谓治鱼也”。
治,《集韵》,理也,蓟,治同义。而我们现在所有的教材都不用蓟,而用“刮鳞”,剖肚、宰杀虽然比较易懂、通俗,但总觉得太繁琐了;
而蓟一个字代表了许多,蓟应是文雅而不是土,也不是方言,更有文化内涵,只是我们错把土作洋了。
2、“潽”(pù),“嘟”(dù)。潽《说文》吹声,沸也,潽可作动词,谓“漫,冒”出的意思。
嘟,《辞海》象声,①如……吹起来;②连串。
前者我们淮安烹调中代表汤水开了漫出了,后者同是代表水开了的声音及与水产生的连串水泡被火的温度吹起。
而现今人们大都说水烧沸了,漫出来了,很少有人说汤潽出来了,水嘟开了。烧菜惟恐火候不到家,我们会关照“再大老嘟嘟”。
淮安有一道乡土菜,毛豆嘟豆腐,应该就是此嘟,同时这盘菜还是著名的一条歇后语:毛豆嘟豆腐——一块土上的人。
3、铫(dīao),音“吊”(义同吊),煮水、煮药、煮饭的器具。
古代人烧柴火,必须把烧水的器具吊在半空,故此有沿至今日的水铫(吊)子的称呼,现在人因为燃热材料改成煤、气、电,所以煮水不再吊起来,所以也就不再有人称铫了。
其实从铫可以看到人类从原始到现代的发展轨迹,也是文化的传承。
4、食央((yàng)。《博雅》满也,一曰饱也,吃多了,甜、粘、油腻吃多了,作食央状了,现在人说食央的更少了,冷不丁有人说,青年人肯定听不懂,那是需要有翻译的。
5、馏(liú、liù)。《说文》蒸米也,《玉篇》饭气蒸也。与蒸同义。
馏包子,馏馒头,现在人都说蒸,只有医药上保留了蒸馏水这个词。再后来延伸成回锅的饭,馒头谓馏,馏后来又延伸成了“搭芡炒”,当代烹饪理论又把糖醋菜变成熘,也是约定俗成,习惯成自然了。
6、搋(chuāi)。搋面。
《韵》拽也,《辞海》用拳头揉曰搋,现今人搋面都说揉面了,其实搋与揉也是同义的。淮安人常常说搋你几拳,那不是搋面,那是打人了。
7、糟。“糟头”,“糟面饼”,淮安人把第一次发面用的引子“酒糟”称为糟头,与酵母也是同义,糟的头,酵之母。
街上卖发面饼,过去称糟面饼,现在人统称大饼了,比较简便,其实大饼有死面,有发酵面,也有半糟半酵的,糟面饼是指发酵面准确的称呼。
8、饦(toū),音“驼”。《玉篇》饦为饼,《扬子方言》饼谓之饦。顾名思义,肉饦就是肉饼,圆的是肉圆,圆扁有别。
当然,后来发展了,人称肉饼、肉饦为狮子头,比较形象,也是最有想象力的发展与进步,不似前面所说的“馏”发展延伸得无法解释。
9、脯(fǔ),音“府”。肉干,晾干的水果曰果脯。淮安有一道著名的牛肉冷盘曰牛脯,“文化大革命”中改为牛肉了,文盲时代的产物。
淮安“牛脯”名气很大,很多外出的老人(谢冰岩、陈白尘等)常常忆起上世纪清江浦的熏烧摊,最出名的就是牛脯了,当然还有捆肉、猪头肉等等。
牛脯是取黄牛肉后腿部位,经腌、压、脱水,卤煮成脯。与牛肉是有区别的。而我们现今街上卖冷菜的大都还称牛肉,连许多教材也改称牛肉了,真是不可思议。
10、炒瓢。现今人都称炒锅。因为过去炒菜用的锅形似瓢,所以称炒瓢,现在许多人喜用耳朵锅,学南方人以烧菜为主了,所以许多酒店用不用炒瓢无所谓了。
其实炒菜是中国菜的特色,更是淮扬菜的特色,炒瓢更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11、沤(ōu)。《说文》:久渍也;司马相如《上林赋》:“芬芳沤郁”。
又作渥。常时间浸泡。过去市区烧龙虾,煮油鸡,烧熟后都习惯放在原卤中“沤”半天,这样,龙虾更入味,油鸡更爽口肥嫩。
12、氽(tàn),音“吞”。漂浮、油炸。淮安人理解为温水、温油为慢慢地氽。
最典型的淮安口头语一是氽饭火,二是去澡堂里氽氽(煤炉时代),现今人不用煤炉烧饭,已经没有人记起它了。去澡堂氽氽已经被桑拿炭烤、汗蒸馆代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