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23确定核污水近海排放方案 理由:利于扩散
【文/观察者网鞠峰】
据日本发行量最大的《读卖新闻》8月24日报道,日本阅批和东京电力公司(简称东电)确定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的排放方案:将排放至距离核电站约1公里外的近海。处理方案追求“排放后的稀释效果”。东电将在今天(25日)晚些时候对方案作出说明。
《读卖》报道截图
东电将新建海底隧道,用于排放核污水。东电会在近期将排放方案、必要设备的设计草案等材料提交给日本原子能管制委员会,由后者判断方案的妥当性。
日本阅批和东电今年4月确定了于2023年春开始核污水排海的方针,并对两个方案进行了讨论,一个是“近海排放”,另一个是“沿岸(直接)排放”。日本阅批和东电给出的判断是,“近海排放”的方案“能够促进排放时的扩散”(放出時の拡散が促進できる),也就是排出的核污水更容易顺着洋流,在海里扩散。另外,东电判断,近海1公里的地点没有划定捕鱼权的地点,受到渔业人士的抵制也会比较少。
另据《日本经济新闻》补充,东电在商讨两个方案哪个比较好时,有看法称近海排放的话污水会“顺着洋流更快地被稀释”,另外有意见说“福岛的酒店等行业从业者称,排放地点如果在人看不到的近海的话,造成的名誉损害也将比较小”。
新闻视频截图
报道称,由于开凿海底隧道需要稳定的地下岩层,东电将在下个月对海地进行磁力勘探,之后实施钻探调查,然后在今年内开始必要的施工。海地隧道预计将在2023年春季建成。
据称,日本其他的核电站的核废水也使用近海排放的方法,例如青森县的核燃料再处理工厂、石川县的北陆电力志贺核电站。
《日经》报道说,虽然“近海排放”的方案有“有利于扩散”和“解决名誉损害”这两个目的,但是仍然不能消除福岛地方上的不信任感。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造成的福岛核事故,是迄今全球发生的最严重核事故之一,其污染水来自于流经熔融损毁反应堆堆芯的冷却水、地下水和雨水等,含有大量核裂变产生的放射性核素。东电的ALPS处理方案虽然能过滤大多数放射性物质,但难以过滤氚元素,另外还有碳-14等多种放射性核素没有完全清除。日本阅批和东电宣称的“稀释后排放”,本质上并没有减少要排放至海洋的放射性核素的总量。
确实如日本阅批所说,经过处理的核废水排放入海是许多国家都采用的方案,但国际上还没有福岛这种核污水排放的先例。还有,日本阅批的“护短”行为以及东京电力的信用也经不住拷问。东电历史上的瞒报、漏报、掩盖真相的问题劣迹斑斑,今年3月以来,福岛核电站被曝光的核废弃物容器泄漏事件就已达三次。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大使6月在联合国驳斥日方福岛核污染水问题时表示,福岛核电站事故核污染水处置问题不只是日本国内问题,有关做法将对国际公共健康安全和周边国家人民切身利益产生严重影响。中方强烈敦促日方撤销错误决定,在同包括周边邻国在内的各利益攸关方及有关国际机构协商并达成共识前,不得擅自启动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