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方言(全国七大方言的前世今生)
七大方言(全国七大方言的前世今生)
众所周知,在现代汉语中,除了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还存在七大汉语方言,即官话方言、粤方言、吴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
全国方言地图
那么,这七大方言各自又形成于何时呢?根据现代语言学家权威王力教授的归纳,汉语方言的形成时间可划为个三时期:
一:粤语、闽语属于上古期汉语(东晋之前为上古期)。
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屠睢率50万秦军去远征岭南,战后这50万秦军基本留守原处,为稳定军心,又征1.5万年轻女子入岭南。这些人所讲的北方雅言与南越土著语音相融合,到了东汉,粤语便基本形成。故而说粤语是七大方言中最古老方言,也是保留先秦语音特征最多的方言,现主要通行于两广及香港等地,使用人口约九千万。
福建方言地图
2、早在东汉、三国及西晋灭亡时,不少北方士族为避战祸,乘船走海路遁入福建,这些人的中原雅语与当地闽越土著相融合,便成了后来的闽南话,故而闽语中保留了较多晋代雅语特征。一般认为闽语的形成时间要早于东晋,所以闽语被认作上古期方言。现连同阅批及海外使用人口约八千万,以厦门话为代表。(至于闽南话与闽北话究竟属不属同一种方言,目前尚无确认)。
官话方言地图
二:吴语、赣语、客家,老湘语为中古汉语(东晋到南宋前半为中期)。
1、西晋灭亡之时,北方门阀士族南迁至建康一带,他们的雅语与当地的吴越古语相融合,便产生出后来的吴语,由于吴越古语当时比成熟,晋代雅语对吴语影响不大。现吴语主要通行于苏南、浙江及上海,使用人口约为7千万,以苏州话为代表。
2、从南北朝到五代十国,在这五百多年里,江西是接受北方移民最多省份,南迁汉人反而比土生汉人和土著峒蛮多得多,在此基础上,南迁汉人的隨唐雅语与土著汉人遗音相结合,便产生出赣言。赣语最晚形成于五代,通行于江西及江西周边省份的一些市县,北部以南昌话为代表,南部以抚州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为五点五千万。
《广韵》
3、“靖康之难”后,北宋灭亡,中原百姓又纷纷南逃,这也是历史上最后一次所谓“衣冠南渡”。而此时,浙赣闽粤等省的河套地区,都被先来的南迁汉人开垦殆尽,这些人只能迁入闽赣粤三省交界的深山讨生活,与蛮僚争地盘。久而久之,他们便自称为客家人,他们的方言也自称客家话。客家话成形于南宋,现主要通行于江西、福建、广东及海外一些地方,以梅州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大约为六千万。
4、湖南的湘语有些复杂,有新老之分。老湘语有古楚语底子,又融入荆蛮遗音,成形时间与吴语差不多,以双峰话为代表;新湘语形成于明代,形成原因主要是受官话影响之故,以长沙话为代表。
四声切韵表
三:官话为近代汉语(南宋后半中到鸦片战争为近代,亦称近古期)。
1、需要说明的是,官话只是一种泛称,其中可分为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东北官话、胶东官话、冀鲁官话、兰银官话这八种次方言。
至于官话的由来,原因则很简单:契丹人占领了中原,契丹人开始学说汉语;女真人占领了中原,女真人又开始学说汉语。但一个民族学另一个民族的语言,必然会产生某些变异,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影视剧里日本人说汉语的情景,就不难明白这其中道理。
朱元璋画像
蒙古人统治中原是不学汉语的,但到了元代,北方汉语与唐宋雅语已有云泥之别。所以毫无疑问,北方官话产生于元代,也是七大方言中生产时间最晚的方言。其中西南官话属于明朝南方移民说的“普通话”;东北官话则为满人学汉语的结果。
《洪武正韵》
好在朱元璋得天下后,为恢复汉唐礼仪,在北方严禁胡人风俗,同时为恢复唐宋中原雅言,在洪武八年颁发《洪武正韵》。可惜的是,这部韵书只是理想状态下的产物,与现实脱节,令这位放牛娃出身的帝王,最后也只能接受以江淮话作为标准官话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