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租卖成产业链,过半学生可解开游戏防沉迷系统
原标题:揭秘租卖游戏账号背后灰色产业链!过半学生能解开防沉迷系统
“妈妈,我的钱被人骗光了!”8月4日,汪女士接到儿子小奇的电话。原来,小奇迷恋网游,专门在一个手游交易平台购买了能绕过防沉迷系统的游戏账号,结果被骗。
记者调查发现,网络上可以通过租号、买号等途径绕过监管无限制玩网游,游戏账号租卖已形成灰色产业链。
“一些未成年人被这些绕过‘防沉迷’的账号所吸引,不惜用金钱来购买成年人的账号或高分值的账号,这种现象值得警惕。”江苏昆山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王超说,在对未成年人防沉迷措施越发严格的前提下,免限制需求却大量存在,而不少游戏交易平台,以租号、买号卖号作为主打产品,点开任何一款游戏,都可以买账号、换绑、秒绑,私聊信息在平台也可以查到。
购买游戏账号被骗
8月初,来自昆山的初二学生小奇随同学外出参加夏令营,爸爸妈妈让他带上智能手机,还教会他如何使用微信转账,并转1000元给他备用。
汪女士介绍,夏令营结束后,他们没有及时收回手机。在夏令营时,小奇看到其他同学都玩一款热门游戏,自己却没有账号,于是在网上搜索了如何获得账号的方法。
小奇找到了一个叫“交易猫”的手游交易平台,看到购买账号需要用QQ号与卖家联系。随后,小奇加了卖家的QQ号,又互加了微信。卖家要求小奇先付200元定金,继而拿出各类装备供小奇选择,并以可提供避免“防沉迷”的账号抬高价格,但小奇把微信中所有的钱转账给卖家后,小奇却被卖家拉黑了。
汪女士和小奇向平台投诉并报警,却已找不到卖家。
汪女士说,小奇是从去年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时开始迷恋网游的。他们虽然给孩子的电脑装了网络保护软件,但并没什么效果。“游戏公司只负责对个别游戏时间进行限制,孩子可以在不同的热门游戏之间切换玩耍,游戏时间设限形同虚设。”
无奈之下,汪女士只能不让孩子使用手机,但是他有时还是会拿爷爷奶奶的手机玩游戏,有时也确实因学习、外出等需要,还要使用手机。
游戏账号交易乱象丛生除了买家被骗,卖家被骗也频频发生。2019年2月,魏强(化名)在“交易猫”平台上看到有人出售游戏账号后,通过虚构信息注册账号,以客服或购买人的身份与出售人联系,并以尝试登录游戏账号为由,骗取出售人的游戏账号、密码及验证码后将游戏账号成功换绑,之后将游戏账号低价售卖,从中获利。
昆山市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说,上述案例说明,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目前都可以在游戏交易平台上使用虚构信息,交易平台并没有对其真实身份进行认证。
像小奇那样因游戏账号交易被骗的情况也并非个案,在案件信息公开网上,相关案件有850件,而通过“交易猫”等游戏交易平台发生的诈骗类刑事案件也超过上百件。
9月3日,记者登录“交易猫”游戏交易平台App,该App明显地写有账号、租号等字样。记者点开相关链接后发现,各大游戏账号应有尽有,一款“V10至尊号”竟售价1.25万元。
在租号专区,记者随意点击一个购买链接,该链接显示租用游戏账号价格为每小时3.8元,还有租用10小时的套餐。这个平台还提供周租服务,价格为399元。
在支付环节,平台提醒: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已成年的实名用户才能交易游戏虚拟用品。记者随即被要求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最后,在未进行人脸识别的情况下,该平台就显示支付成功。而未成年人可以使用家长的信息进行交易,平台无法进一步监管。
记者使用购买的账号登录了游戏,发现该号码可以正常登录,而不必担心防沉迷系统的监管。该账号段位为“最强王者两颗星”,且账号内有大量“皮肤”,可供玩家使用。
在某电商平台上,记者检索某款热门游戏“买号”,账号价格从2000元到1万元不等,甚至有一个账号价格炒到22950元。据该店铺客服介绍,该账号内含多款“典藏皮肤”。
当记者表示“没有身份证而无法实名认证”后,多家店铺客服表示,购买之后仍然可以使用,并无限制。一家店铺的客服表示,在架游戏账号都是成年人实名认证,购买后可改成买家信息,“也可以不改,正常玩”。
当疑虑游戏账号会通过实名认证被找回时,客服表示本店账号绝对保证安全,不会找回、找回包赔,不玩也可以卖回来。另一家客服强调金牌卖家有50万元保证金,“不放心购买账号,可与老板签署有法律效力的电子合同”。
如何避免出现监管盲区
国内某游戏公司的工作人员王超表示,希望公众能关注电商租号。对于游戏公司来说,只能依靠诉讼来解决,而家长一般都直接找游戏公司,“不会觉得是租号平台的问题”。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专设“网络保护”一章,明确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此外,提出国家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
然而,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已不只是“防沉迷”。今年6月《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发布,在网络保护方面,重点提出推动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
这意味着,不同游戏厂商旗下不同产品的游戏时间并不累积计入游戏时限的局面将被打破。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
针对二手游戏账号交易泛滥现象,王超认为,游戏账号经过电子身份认证,既然与真实身份相捆绑,就不该进行交易,更不能向未成年人出售账号,互联网平台应当承担起网络交易的监管责任。服务企业应保证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注册,在进行网络支付时,也要严格保证用户使用有效身份信息。
针对未成年人购买游戏账号,王超表示,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放任含有身份信息的账号交易,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相关监管部门应当重视,避免出现监管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