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五年过渡期是关键时间点的关键设置
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包括设立5年过渡期、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等。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表示,这是一个在关键时间点承上启下的关键设置。
林万龙: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新京报记者王颖摄
今年要防止规模性返贫
2021年是特殊的一年,是我们国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起步之年。2021年上接脱贫攻坚收官,下启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林万龙说,“5年过渡衔接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设置。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非常重要,如果脱贫攻坚不能巩固,下一步的基础就不存在了。所以今年的重要工作之一,是防止规模性返贫,尤其是在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要格外警惕这一风险。”
除了过渡期之外,林万龙认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把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件提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林万龙说,“我国一向重视三农工作,但这一次把乡村振兴和民族复兴直接联系了起来,并且提出未来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农业是第一产业,也是维系人类生存的基础产业,林万龙说,“为何把乡村振兴和民族复兴联系起来?从国内的情况看,尽管我们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了60%,但仍有5亿多人居住在乡村,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如果还未富裕,必然是民族复兴路上的短板。从国际环境来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格局之下,中国面对着外部的重重挑战,在这样的挑战下,必须要先夯实自身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农业。”
“三农”迎来更大规模财政投入
我国长期实施城市中心的发展模式,长期存在以农补工、乡村支撑城市发展的问题。此次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这是否意味着,更多的财政投入将会进入农业农村发展中?
对此,林万龙解释,“实际上,进入21世纪后,我国就开始实施城乡关系调整战略,加大乡村发展的力度,从2003年起,逐年加大了国家财政对乡村的支持,2004年提出以工补农的政策,开始实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并规定中央财政新增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支出主要用于乡村。2006年起取消了一切农业税费。脱贫攻坚以来,更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所以,财政投入向乡村倾斜,并非今天才有,而是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且将继续持续下去。”
“今年强化了这一政策,”林万龙说,“2020年,中央提出要提高土地出让金收益用于乡村的比例,计划在未来逐步提升到50%,这是什么概念呢?2013年至2018年,土地出让金受益用于农村的不到35%,全国土地出让金是多少呢?一年6万亿到7万亿,如果在35%的基础上提高到50%,也就是再提高15%,意味着每年投入乡村的资金会多出近万亿。这其实就是强化三农政策支持的举措之一。”
农村产业如何才能更具竞争力?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乡村产业发展迅速,各地涌现出许多规模不等的乡村产业,但不可否认的是,也确实有一些产业出现了同质化现象,市场竞争力较弱。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同时还提出发展县域经济,让农民参与到产业链中,这是否会对增强乡村产业市场竞争力有更多的推动作用?具体又该如何实现?
林万龙认为,产业的发展有阶段性,过去国家发展一村一品,在特色农产品供给稀缺的阶段是有意义的。到今天,各地产业发展已经非常充足和丰富,以一个村子这样的规模,确实很难再有竞争力,也难以承担打造产业链条乃至打造品牌的任务。“所以今天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构建产业体系。乡村产业不再只是简单地停留在生产层面,不能把乡村产业体系想窄了。”
更完善的乡村产业体系是怎样的?林万龙认为,“乡村产业,应该是一二三产融合的。首先要打牢产业基础,比如水、电、路、网络这些基础设施要健全。其次要打造好产业链,未来还要推动产业的区域化发展,打造产业带。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知名的农业品牌,都是区域化的,比如五常大米、寿光蔬菜等。单靠一村一镇,很难具有打造品牌的实力,所以区域化很重要,区域公用品牌对提升产业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而品牌的形成,必然会带动产业链的完善,一个知名的品牌,常常会包括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很少有只有生产环节的品牌。这其实也是乡村产业组织模式的变化,在这样的变化下,还要注重让农民参与到产业链中,分享到产业增长的收益。”
新京报记者周怀宗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