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在哪里(新郑的位置)
河南省郑州市的新郑
作为春秋战国
郑国国都的名字
使用至今已延续
2700多年
很多人知道新郑的“新”
是新旧之意
为了区别原来陕西的“郑”
那问题来了
新郑的“郑”
又从何而来?
△郑国因最初受封“郑”地而得名 原图出自《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
话说当年周宣王将王室附近的“郑”地,分给了弟弟姬友郑桓公,他就以此处地名——“郑”为国号,“郑”姓由此出现。但这块“郑”地为什么叫“郑”,而不叫别的呢?
原来,“武王伐纣”把殷商灭了后,为了维稳,将殷商遗民化整归零,分散迁往各地。其中,有部分遗民被迁到周王室附近,这其中有个族群被称为郑族。他们是一支在殷商负责祭奠的族人,所以,他们聚集的这片地方被叫做“郑”。
在甲骨文中,郑的写法为“奠”,这是一个象形字,像是一个放在地上的酒坛,表示在地上撒酒祭祀。
商周青铜器铭文上,右部加上了“邑”。图片文字出自《说文解字》
在金文中,“郑”字除了写成“奠”,还在右边加上了“邑”,表示有居民聚集。到了今天,繁体字“鄭”在简化成“郑”后,失去了原有祭祀的本意,唯一与本意相关的一个词就是“郑重”。因为祭祀活动隆重、庄严,祭拜者自然要“郑重其事”。
就在郑桓公有了封地“郑”没多久,哥哥周宣王死了,周幽王即位。这位就是为了宠妃褒姒,千金买一笑、烽火戏诸侯的男主角。作为叔叔的郑桓公,看到侄子周幽王实在不靠谱,加上当时周边游牧民族部落的不断骚扰,隐隐感觉周王朝没几天好日子了,就找到王室的史官太史伯,问他“大难在即,我该如何躲避灾难?”
于是,一场春秋版的“隆中对”上演。两人之间的对话,被司马迁收录在《史记·郑世家》中。简单说就是,太史伯建议郑桓公,将郑“易地搬迁”到“洛阳以东、黄河以南”,那里没有大国,只有东虢国、郐国等贪婪无道的小国,有利于以后“郑”做大、做强。
郑桓公听得老人言,向周幽王申请,要将郑迁到中原。周幽王一听,暗自窃喜。因为随着历代不断分封王公大臣,王室土地已经越封越少。于是,郑桓公让人带着家人和国库财宝,长途迁徙到中原安顿下来。而他本人仍在王都镐京任职,当起了名副其实的“裸官”。
而郑国人“说走就走”的举国搬迁能够顺利实现的背后,有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古人与现代人有很重要的观念差别。古人并不认为国家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具有神圣属性的只有“神”和“圣”本身。对他们来说,国家的概念不是领土,而是祖先神灵之所在,也就是宗庙。宗庙里的祖先牌位就是一国之灵魂,祖先牌位在哪,哪里就是家。
宗庙有多重要,这么说吧,宗庙没了,国家在名义上就相当于亡了。春秋战国,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灭国的“标配”就是宗庙被毁。
为什么这么看重宗庙?因为古人认为,人死之后成了鬼,仍能受到后代的祭祀,宗族就得以延续。人死不可怕,可怕的是死后无人祭祀。宗庙被毁,先人无人祭祀,这事儿就大了。
战国四公子之一魏国信陵君,就怕摊上这大事儿,在“窃符救赵”后,留在赵国十几年,不愿回魏国,并说“谁劝杀谁”。直到秦国日夜攻打魏国,魏王派人去请他回国,使者只说了一句话,他听完脸色大变,立马返国。这句话是:“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意思就是,如果秦国攻破我魏国大梁城,将先王宗庙毁了,你还有什么脸在天下混?
所以,对于易地搬迁这件事,郑国人没有任何不舍,郑桓公也不用费劲做思想动员,“牌位在手,大家跟着走”。
官微矩阵
新郑发布 新郑融媒 新郑广播电视台
融媒记者:刘佳美
编辑:高冉 责编:陈扬
主编:刘丽敏